学院简介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始建于1959年,前身是原伊克昭盟师范学校、伊克昭盟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伊克昭盟分校,2000年合并组建为鄂尔多斯教育学院,20074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组建鄂尔多斯职业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设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资源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人文管理系、汽车工程系和基础部、思政部9个教学系部及内蒙古电大鄂尔多斯分校。学院占地1015亩,校区总规划建筑面积36.3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二期规划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正在建设10.62万平方米。现有各级各类学生1万余人。近年来,学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专业(群)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模式,持续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全力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努力为区域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主动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紧扣自治区16条和鄂尔多斯市18条重点产业链,加强专业(群)建设,全力打造应用化工技术、煤矿智能开采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4个专业被教育部遴选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专业被确定为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获批自治区职业院校首批特色“双对接”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入选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SGAVE)项目。现开设的招生专业与鄂尔多斯重点产业链匹配度达97%

坚持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相结合,促进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精准对接。探索开展“2+2+1”和“2+2+2”中高企协同育人模式,获批161+X证书试点。获批2个自治区“工匠班”试点,与40多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冠名培养,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每年100名学在各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项。坚持引育并举,实施“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等项目,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双师型”教师占比达65%以上。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园区、企业沟通交流,牵头组建了内蒙古现代化煤炭开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共建5个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成立5个职教集团,校企共建6个产业学院着力打造产教融合区域品牌。辽工大鄂尔多斯研究院落户我院。挂牌成立内蒙古工匠学院、鄂尔多斯工人科技大学、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学院、鄂尔多斯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学院。

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常州工程技术学院、内蒙古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与康巴什区人民政府、乌审旗人民政府等14个政府、园区达成合作意向。与内蒙古联通有限公司、奇瑞汽车鄂尔多斯分公司等140多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注重加强科研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建成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鄂尔多斯学研究基地,获准立项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自治区级科研课题130余项,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各级各类科研到账金额1300余万元。积极开展社会培训,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建成各级各类培训基地15个。获批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正在积极争取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累计完成企业及社会就业再就业培训近5万人次。大力开展开放教育,获批建设鄂尔多斯城乡社区大学、老年开放大学。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推进最强党支部建设,打造“匠心树人”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办学治校各项工作融合发展。1个案例入选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党委书记论坛党建优秀案例。获评全国科教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荣获“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获鄂尔多斯市产改优秀项目试点单位。获评“自治区级平安校园”称号。深入实施“石榴籽”育人工程,获批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鄂尔多斯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基地。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纵深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建成“美润匠心”美育基地。加强作风建设,建设廉洁文化广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024年10月